民俗風情話蘭卡(二)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若是有機會在蘭卡申請一些政府文件,你會發現紙張比一般的長,因為斯里蘭卡有三種官方語文(僧迦羅文、泰米爾文、英文),三種文字並列在一張紙上,難怪會篇幅會不夠。
 
蘭卡剛獨立時的官方語言只有「泰米爾語」,由於僧迦羅族佔人口比例的70%,因而改「僧迦羅語」為官語,此舉卻引起泰米爾人的反感,加上教育資源的分佈不均,更導致泰米爾族集結成武裝部隊「泰米爾之虎(Tamil Tiger)游擊隊」,引發這場持續了五十年,打打停停、似戰非戰的內戰。
泰米爾游擊隊封鎖了北部及東北部地區,企圖尋求獨立自治,所幸在挪威的斡旋之下,終於在2002年2月達成停火協定,加上2004年底世紀大海嘯的侵襲,使得國家內聚力凝聚,現在泰米爾聯合解放陣線(LTTE),改以在國會上爭取權利,而較少訴諸於武力,同時部份開放北部封鎖地區,蘭卡的觀光事業也因此正在逐漸恢復中。

斯里蘭卡目前的主要政黨有三個,聯合國民黨(UNP,因旗子為綠色,所以亦稱綠黨),人民聯盟黨(PA,亦稱藍黨),以及民主進步革命黨(JVP,亦稱紅黨)。

2003及2005年的11月,國會重選以及總統普選,人民聯盟黨及民主進步革命黨,聯合組成了「自由聯盟黨」(Freedom Alliance 簡稱FA),並以極少數的差距取得執政權。

人民在選舉日去投票時,票務人員會在投過票的人們手指上蓋個章,這個章一天之內怎麼洗都洗不掉,藉以防止重覆或冒名投票,這比我們的身份證蓋章法,還多了一層監控。 選舉日的前後兩天,通常會實施宵禁戒嚴(Curfew),想出遠門還得到警察局申請通行證。

蘭卡軍方是採行募兵制,男女皆收,整個國防兵力不到十萬人,主要的任務不在對外作戰,而是對泰米爾之虎游擊隊的防衛。由於蘭卡人性喜和平,對這個「給國家養」的行業興趣缺缺,只是蘭卡的就業率低,找不到工作就當兵去,倒也不怕沒有兵源。

每年的十一月是蘭卡「哀悼月」,哀悼在對泰米爾虎游擊隊的內戰中陣亡的將士,軍方在這個月裡,會在全國各地的道路旁,對往來的車輛推銷紀念花環,花個小錢買個花環,掛在車子前方保險桿,也聊表哀悼之意。

僧侶在蘭卡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,一般人看到僧侶都會行「跪地禮」,這跪地禮是蘭卡人對父母,長者,主人拜見或拜別所行的大禮。 如果是遊客或非佛教徒,通常是行「合十禮」,雙手合十在胸前一拜,這也是一般的見面禮,尤其是對婦女。

在這裡,僧侶的僧袍有兩種顏色,簡單地區分是駐寺廟、近人群且服務人們的執行僧侶穿著黃色僧袍,住在較深山寺廟、潛心自我修持的穿著暗紅色僧袍。 蘭卡的僧侶不忌葷素。但有一點要特別注意,女性是不能隨意碰觸僧袍的。

由於蘭卡70% 的人民是佛教徒,在選舉時能得到佛教團體的支持,當選的機會就會提高很多。

在這個生活與大自然結合的國度裡,離開都市走向鄉下或郊區,最容易發現的是「天然澡堂」。

由於蘭卡的自來水系統並不完善,除了大城市之外,其餘的水源都來自湖、河或地下水,在路旁就可以看到頭上頂著水桶,手提著水壺汲水的婦女,這「頂上功夫」還真不簡單。

每當午後開始,成群的人們聚集在河岸、湖邊或水井旁,全家大小帶著換洗衣物到水邊洗澡,同時也洗衣服和話家常。

通常洗澡時男女會分邊,但中間並沒有任何分隔,女人使用一條桶狀中空的布,將身體罩住,然後在胸前綁個結,她們更衣、下水、梳洗全在這塊布裡完成,就算是有男生站在旁邊看,她們也不會害臊,因為那「布裡乾坤」的技巧,熟練到讓你什麼也別想看到。

在蘭卡不同地域、不同時間,也沒有宗教的區別,都會有這樣的習俗,稱之為「達納」(Dhana,英譯為Alms Giving,意謂佈施)。

這是每當有人過世,亡者的家人和朋友會以亡者的名義,在選定的日子裡舉行「達納」,他們準備食物供應給當地附近的窮人、流浪漢、乞丐們吃,一天、三天、或一個星期不定,比較富有的甚至每隔半年或一年舉行一次,通常他們會口頭通知那些窮人、流浪漢和乞丐,比較慎重的還貼公告、印製邀請卡當面邀請,此舉是藉著佈施來幫助可憐之人,同時也是替往生者積德。

建廟或蓋房子,在蘭卡是一件大事,最重要的一個典禮就是放置「奠基石」(Foundation stone ),也就是放置整棟建築的第一塊石頭。

儀式通常都在上午舉行,首先是點燃插在建地四個角落,用椰子樹葉所編織成的框狀祈福油燈,比較慎重的還會請高僧誦經祈福。

等待的良辰吉時一到,與會的賓客、主人各自拿起一塊石頭,接著請家族最長者或重要地位的人來放置「奠基石」,安置者必需面向東方太陽,不能讓影子遮住到這塊石頭,置妥後再澆上水泥,其餘的人再一一放置手上的石頭,等到全部放好,整個奠基儀式就算完成。

一般而言,一棟住家從放奠基石到蓋好進住需要兩年,但是在鄉間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房子,只蓋一部份就擱著,原因是今年賺的錢只夠蓋到這樣,等明年有錢買材料時再繼續蓋,一間房子蓋個七、八年也是正常的,所幸斯里蘭卡沒颱風、沒地震、也沒有酸雨,蓋一半的房子擱著也不會壞,這算是在鄉下觀光時的一個特殊景象。

從尼甘布( Negombo )經奇勞( Chilaw )到普塔拉姆(Puttalam ),這段約100公里的海岸,居民以捕魚為生,素有「漁人海岸」之稱,由於佛教徒不捕魚、不殺生,所以居住在此區的漁民,絕大多數是基督徒、天主教徒和伊斯蘭教的穆斯林。

蘭卡的中、大型遠洋漁船很少,漁民大都駕駛一種名叫卡塔馬蘭(Katamaran),像筏一樣的單帆傳統漁船,在近海捕魚和蝦蟹。在蘭卡還有另一種捕魚方式叫做巴爾 阿迪納瓦(Bal Adinawa),那是用椰棕編織成的纜繩連結漁網,由小船拖出外海繞個大圈再回到岸邊,在岸上以人力拖回的捕魚方式,其實這種方式就是我們台灣宜蘭、礁溪一帶,快要失傳的「牽罟」捕魚。

每當 巴爾 阿迪納瓦的時候,全漁村的男女老少都會來幫忙,男的拉網女的觀看,拉網的時候還一邊唱著歐 迪 嘿累 嘿累 呀(O Di Helei Helei Ya)的捕魚歌,全部的漁獲大家共享分配。

由於斯里蘭卡漁船缺乏冷凍設備,漁獲一般都是以醃製及曬成魚乾來儲存,常常在沙灘上就可看到整片的曬魚景觀,蘭卡漁業要朝向現代化的發展,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。

尼甘布( Negombo )的夕陽歸帆景觀及荷蘭人殖民時期留下的大教堂,也是一般觀光客所喜歡的取景點之一。

這個區域除了海產外,還是個著名的椰子產區,蘭卡共有四種椰子品種,其中最出名的就是「國王椰子」( King Coconut ),金黃色的表層,甜又多的椰汁,細嫩的椰肉,看了都想一嚐為快。

如果切開表層,纖維中帶粉紅色者,更是其中上品。

椰子樹在蘭卡稱之為「萬能之樹」或「天樹」,整棵樹的每一部份都可以利用到。

在這個區域觀光,時常可看到椰子樹間綁著棕繩,採集椰花蜜(蘭卡語 Toddy, 用來釀製Arrack燒酒)的工人,技藝嫻熟地往來其間,偶爾也可應觀光客要求,來段「空手上樹」絕活,不過事後得要付個小費意思意思。

在蘭卡旅遊,其實是非常輕鬆自在的,這個民族的好客和純樸,讓來到這兒的觀光客,有著與平日功利社會生活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
務實而不多求是他們基本的求生方式,小小的贈予就能讓他們滿心歡喜,雖然在國民平均年所得上不是很高,只有8-900美金/年,但是「安貧樂道」的傳統思想卻也延續了2500年的歷史文化。

自然而原始的風光,配上善良風俗的民族,無怪乎歐美的遊客都稱呼斯里蘭卡為「亞洲最後的樂園」。

引用自~http://blog.sina.com.tw/srilanka/article.php?pbgid=11298&entryid=2994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